长风一梦山河远

搞李唐磕凤凰夫妇是好文明!开学又消失版

凤凰于飞

历史向二凤凰后,新年快乐!


皎皎视角,糖带玻璃渣。


接上篇迢迢 


脑洞来自cp时光沙漏⏳



正文:


1.【浮木】

皇后曾从容与我谈起年少时的困厄:


那时,疼爱她的阿耶骤然离世,尚未顾得及保全妻子及一双年幼的小儿女。


异母兄无情地将他们逐出家门,走投无路之下,孤儿寡母只好选择投奔舅氏高士廉。


所幸的是,舅舅一家对母子三人极好,吃穿用度一应俱全,给予他们家的温暖与爱。


只是寄人篱下的少女心中也曾交织着百般复杂思绪:感激与忧惧、兴奋与敏感......


时至今日,不甚圆满的童年依然是皇后心中的一根刺,难言的隐伤。


“阿娘跟阿兄都不知道,那时候夜里我常常躲在被子里偷偷垂泪呢。我总是忍不住想,若是......若是阿耶还在,我们就不会受欺负,那该多好呀。”


我抬头望着她,笃定地说道,


“长孙将军定会为如今的殿下感到欣慰的。”


常常有人会因为所遭受的不幸而将痛苦施加于他人之上,但在我看来,皇后显然相反:


苦难反而使她愈发追求向上、向善、向美的品格,严于律己而宽以待人。


最明显的一次便是长孙安业谋反时,大家都以为他难逃一死,就连他自己也难以置信的是:


皇后居然出面向陛下求情保全了他的性命,对之前他的所作所为并不记仇,以德报怨莫过于此。


皇后知晓奢靡的害处,是以她崇尚俭朴以身作则,助推贞观的俭约风气;


她知晓女子的不易,是以从来都不妒,还会尽自己力所能及予她们庇护,相应地,她的真心也换得了由上到下的敬重;


她知晓臣下的苦心,是以会在陛下生气时徐徐规劝,从而化解一场场不必要的矛盾。


“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。”


她说得很平静,就好像善事人人都能做到,行善事于她而言便是举手之劳,甚至早早跟陛下商定了晋王的字:为善,李为善……


但我知道,这一切与陛下不无关联。


“女子一生,最盼能嫁得两情相悦之人,只是当时我并不敢奢想。但舅舅和叔伯都说李家二郎多好多好,阿兄更是盛赞他非池中之物,既然知根知底,那我便从命嫁了。”


青庐之中,他们拜了天地,此后结发为夫妻,恩爱两不疑。


李家之于她是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,在这里,她不再是从前那个受父兄疼爱、可以无忧无虑的观音婢,也得开始学着做一个完美的新妇,周旋于府内繁杂的事务与妯娌关系。


只是总有一些时刻,无助感使劲扯着她往下坠,让年轻的她沮丧不已,宛若溺水之人。


陛下是皇后的浮木,令她于绝处逢生。


他总会恰如其时地出现在她身边,让她抓住这根浮木,将她从“水”下稳稳地托起,从而拥有并肩前行的勇气。


太原公子总是用他自信与张扬的情绪感染着妻子,彼此敞开心扉、坦然以对。


志趣相合的他们就像是两只带刺的刺猬,在靠近时会用最柔软的部分温暖着彼此,给予彼此全心全意的信任。


他总说,观音婢,别怕,一切有我。


他会主动为妻子出头,会帮着她一起解决算不明白的账务,会耐着性子跟她共读晏子春秋,会给她带回一些民间的吃食,会与她讨论着未来孩子要取什么小名,就像民间夫妇一般恩爱......


正所谓,“一与之齐,终身不改。”


渐渐地,后来的皇后好像不再需要他的帮助,也能自己处理好一切了。




2.【司南】

帝后依然同殿而居,似民间夫妻一般成了习惯。


陛下有时还会将奏折带回立政殿书房中接着批阅,处理起政事总是忙得昏天暗地。


而无论多晚,皇后总会留着一盏灯,告诉陛下,我永远在等你。


那灯只为一人点亮,一如满心牵挂着他的妻子。


陛下总是充满歉意对妻子说,“观音婢,我又一不小心熬晚了,没有扰到你吧。”


皇后总是笑着给他递给他一碗热汤,“二郎政事要紧,但你的身体也要紧,快些喝吧。”


这类事情发生了太多次,我早已见怪不怪。


皇后是陛下的司南,令他不至于偏移。


陛下想做功高三皇、德过五帝的圣主,一言一行都不得不谨慎待之,而皇后也因此愿做贤后。


皇后颇具林下之风,总用她的温婉与从容感染着丈夫,让他能够守着本心、始终如一。她会用最恰当的方式来迂回劝谏,将他从不快中释然,让他找到正确的方向。


她不让他重用自己的阿兄长孙无忌,只为规避外戚之失;她会提起他们曾经共读的故事,从而让他回过神来放过养马人;她会换上朝服指出明君方有贤臣,从而灭了他心中怒火。


就连病重之际,她也不忘叮嘱帝王重用房乔。


他们之间,本就没有什么需要隐晦的。


明君贤后,默契如斯,社稷江山、天下万民在他们心中远远高于儿女私情。


他曾对房玄龄称赞妻子,“皇后庶事了相启沃,极有利益耳。”提起妻子的口吻总是那般骄傲的。


皇后也永远坚定不移地站在陛下身边,一如玄武门之时慰勉将士,一如他病重时她怀揣毒药。


她总说,若有不讳,义不独生。


在她面前,他可以只做李世民,这也是独属于他与她的小骄傲。


渐渐地,后来的陛下好像不再需要她的指正,也能自己找准方向了。




3.【瑶台】


贞观十年六月,皇后仙逝,漫天缟素。


那之后,陛下依然居住在立政殿中,亲自抚养一双儿女,一如过往种种。


皇后采集古代女子的善事书就《女则》十卷,此书本不欲让陛下知晓,但我想着这对他也许是一个念想,便把它呈递了上去,陛下翻阅书卷,看着妻子娟秀的字迹,泣不成声。


后来的陛下习惯了回到空荡荡的立政殿,只是当他对着面前那张温婉笑着的画像时,只是当不知事的儿女问起阿娘去哪里了,只是当他处理政事而再无人为他留着那一盏灯,只是当承乾与青雀夺嫡之事惹得他头风屡屡发作时,他还是会有瞬间的恍惚。


“怎么你就离我而去了呢?”


答复魏征疏议时他又想起她来,于是信上书:“祸衅既极,又缺嘉偶,茶毒未几,悲伤继及”;登上望陵台他遥指北方的昭陵,却在劝谏中罢了层观。


其实他也知道啊,魏征没有说的是,皇后殿下定然也不愿陛下这样为她劳形苦身;


青雀说要为阿娘修石窟时他允了,雉奴修大慈恩寺他也允了,不过是希冀她在另一方过得安康。


离了彼此,却依旧牵挂。


从秦王妃到皇后,一路扶持相伴,她始终爱着令她年少时情窦初开的李家二郎,爱他的自信张扬,爱他的兼济天下,也爱他的慈悲为怀;


而战场上英勇厮杀的秦王、坐拥江山万人之上的天子也有他的软肋,他会为妻子屡屡破例,开合葬先河,偏爱他与她的儿女......


纵然帝王心上放着很多人与事,未必顾得周全,但她的事便是他的事,永远做得最完美。


又也许,所有人都会被遗忘,惟有她不会。


她与其他人,到底是不同的。


到底是,“曾经沧海难为水,除却巫山不是云。”


而在我看来,陛下与皇后填补了彼此生命中的二十三年,帝后从来便是一体的。


只不过,相爱的人会继续爱到白首,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。岁月会模糊彼此的距离,哪怕彼此不能朝夕相守。


贞观十年,他修了瑶台寺,在梦中与她约定:


待天下承平,百岁之后,归于其居。


等我把天下都打理好交给雉奴后,便去陪你。


凤凰于飞,翙翙其羽,亦傅于天。


到那时,他与她将会在昭陵长眠。


【end】



ps:


一篇描述我心中的他们俩感情的小短文


窃以为把他俩拟作凤凰很搭很搭


凤皇,灵鸟仁瑞也。雄曰凤,雌曰皇(凰)


大声跟我念:双死即he!


part3用了vb友友的拓展联想:


天子宾于西王母,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。西王母为天子谣曰:“白云在天,山陵自出。道里悠远,山川间之。将子无死,尚能复来。天子答之曰:“予归东土,和治诸夏。万民平均,吾顾见汝。比及三年,将复而野。”——《穆天子传》


我要去治理我的国家,等天下太平了,我就回来见你,三年之后,我们就在这里重逢。





评论(23)

热度(138)

  1. 共5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